金融普惠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其中,数字技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数字技术如何与绿色金融深入融合?实践中有哪些成熟的业务模式?各金融机构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呈现哪些不同特点?就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金融科技部主任何阳。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哪些新特点或新进展?
何阳:今年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是响应“双碳”政策号召,着眼于服务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出行、生态环境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引领绿色金融升级转型,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探索建立农业碳减排风险共担机制和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小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大力推进绿色供应链融资,扩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等。
《金融时报》记者:在技术运用方面,有哪些技术得到了主要应用,从而给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支撑?实践中是否有好的案例?
何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企业甄别、企业信息披露、绿色企业信贷风控、绿色金融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为绿色金融的体系建设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某银行推出的“碳账户”产品,目前已实现基础功能应用,并识别和引入电子信用卡申请、电子账单、线上生活缴费等特色金融场景。该产品融合大数据实时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可以监测客户碳足迹数据,完善客户数据维度,形成更为精准的客户画像;同时注意碳足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安全性,利用隐私计算技术、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来加强客户数据安全。
《金融时报》记者:技术与绿色金融相融合,是否已产生成熟的业务模式?
何阳:我们看到,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为代表的绿色金融已随着金融科技的引入呈现出多元化的推进趋势,并已向各行各业拓展相关业务模式。例如某些保险机构基于大数据来收集整合客户周边交通、水体、工厂生态系统等数据,建模量化评估企业环境风险,个性化定制绿色保险方案。金融机构也在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绿色金融使用效果评级模型,用于追踪企业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落地使用情况,实现贷后的高质量保障。
《金融时报》记者:实践中,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有何差异?
何阳:绿色金融由早期的绿色信贷、债券、基金衍生出环境证券化、碳金融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多元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目前主要的绿色金融领域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排放交易权市场、ESG投资以及绿色产业基金等。可以说,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均是以绿色金融产品为重要手段,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银行类绿色金融产品的体量较大,种类较丰富,且服务主体较为多元化。银行作为绿色信贷的投放主体,近几年不断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绿色信贷可通过调控信贷资金流向,从源头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高碳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绿色金融产品,得到相关政策优惠支持,平均利率较低。从投向上来看,国内绿色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绿色交运和绿色能源领域,但趋势上逐渐多元化。证券类绿色金融产品的体量较小,但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可以直接吸收社会资金,推动绿色资产从实物转化为金融资产。保险类绿色金融产品兼具投融资和风险保障的特性,可主动识别和控制相关的绿色风险,发挥资本市场对实现碳中和经济支持。例如将ESG理念嵌入保险业务的可持续保险,即通过产品创新做到主动识别和减少ESG相关风险,增强客户和社会的绿色抗风险能力,补充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的功能。其他类绿色金融产品也在其细分业务上通过促进绿色投融资来支持“双碳”目标实现。例如绿色基金的运营方式更市场化,可直接吸纳社会资本,辅助政府基金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数字技术在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是否还存难点或“痛点”?
何阳:随着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不断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当前缺乏对于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都熟知的复合型人才,使得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助力难以深入。另一方面,对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研发投资较少,使得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进度缓慢,导致绿色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欠佳。
《金融时报》记者:推动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何阳: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二是加快绿色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深化产学研有机协同的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鼓励支持从业机构通过自主研发、同业合作、科技公司外包等多元化的方式增加对绿色金融场景应用的科研投入。
《金融时报》记者:中国信通院在联合产业各方推进绿色金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阳:我们在政策支撑、标准研究、咨询服务、产业平台等方面发力。比如,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建立“工业绿色发展专区”,筹建工业绿色企业标签库、项目库。截至2022年6月末,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入库工业绿色标签企业2363家,对接融资需求47.69亿元,累计推送至相关企业约5000余次。同时,成立绿色金融服务组。围绕绿色金融、“双碳”领域等主题,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为抓手,结合试点城市特色工业绿色产业集群及区域龙头企业开展产融对接活动,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专项政策落地实施,加大对工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